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666xiaoshuo.com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9节(3 / 3)

量的一半。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最爱吃辣椒呢?是四川人吗?是的!根据历史地理学者蓝勇的统计,中国饮食辛辣指数最高的是川渝地区,指数高达151;第二名是湖南,辛辣指数59;第三是湖北,辛辣指数292;最低的是广东,辛辣指数884。不知道为何没有统计贵州,在王老师的印象中,贵州人吃辣不逊色于四川人,老干妈就可以证明。

为何四川人爱吃辣椒呢?这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中国吃辣指数地图和太阳辐射量地图相对比,大家会发现:重辣区与太阳辐射热量每年低于110千卡的地区高度重合,而且重辣区多是冬季湿冷地区。爱吃辣椒的人,多居住在光照少或冬季湿冷的地区。如果光照也少冬季也湿冷,那一定是重辣区,四川就属于这种。

四川人最爱吃辣椒,但辣椒产量最大的地区则是山东。中国最辣的辣椒也不产自四川,而是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和云南的涮涮辣。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也并不产在中国,而是美国的卡罗来纳死神辣椒,辣度指数超过朝天椒100倍,生吃这种辣椒可以完美诠释成语“生不如死”。你可千万不要试!

27 古人怎么喝茶

在许多南方方言里,喝茶被叫作“吃茶”。比如说讲闽语的福建人,就说“吃茶”。称“喝茶”为“吃茶”,可能是保留了古人的叫法。唐朝时,人们就不是喝茶,而是吃茶。

唐朝之前,人们饮茶的目的五花八门,有当药的,有当菜的,喝法有点像喝中药或喝菜汤。到了唐朝,饮茶开始成风,周杰伦有首歌叫《爷爷泡的茶》,里面就唱道:“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唐朝饮茶成风与当时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佛教禅宗讲究坐禅修行,就是盘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思考,一坐就是小半天,这很耗费体力。所以僧人就靠吃茶来补充体力,相当于今人喝功能性饮料。

唐朝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喝茶方法,和今天很不一样——不是喝茶,而是“吃茶”。如今有很多方言里还保留“吃茶”一词。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整套唐朝宫廷吃茶器具,可以还原唐朝人的吃茶方式。唐朝人吃茶的时候,不是冲泡茶叶,而是煮茶或煎茶。他们用的多是“饼团茶”,先把生茶叶蒸青、捣碎,做成茶饼烘干,然后存放在茶笼里,茶笼四周镂空,便于通风。有时候还要给茶笼加热,烘焙茶饼。吃茶时,先用茶碾器将茶饼碾碎,将碎末放入筛箩中,筛去杂质,留下茶粉,然后煎制。煎茶时将茶粉和各种作料放在一起煮。作料有啥呢?一般是葱、姜、盐等,还有的放橘皮、茱萸、薄荷、桂皮等。煮出来的茶是黏稠状的,所以叫作茶汤。这样的茶,最佳用法是吃,而不是喝。法门寺茶具所还原的唐朝吃茶方法,和陆羽《茶经》中描述的吃茶方法基本契合。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焙炙;碾碎;筛箩;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南宋点茶技艺(出自刘松年《撵茶图》)

唐朝的茶是碾成粉后饮用,这种饮用茶粉的习惯后来传到了日本,慢慢就演化出了抹茶,今天仍受大家欢迎。当下,一提到抹茶,大家会觉得它来自日本,其实抹茶的起源是中国的唐朝,只是日本保留了唐朝的古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