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666xiaoshuo.com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7节(2 / 3)

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操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投壶(出自商喜《宣宗行乐图》)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一下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还为足球起源地山东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但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蹴鞠(出自商喜《宣宗行乐图》)

蹴鞠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的确是起源于齐国都城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到了汉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赛规则:双方各六人,外加一个裁判,以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定胜负。但那时的球门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个球门,踢的球也是实心的。

宋代是我国蹴鞠发展的巅峰时代。双方队员可增加至16人,球门也变成了各一个,而且高度也变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篮球篮筐的高度。宋代蹴鞠还出现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质的,看谁踢球踢得好看,看谁的动作高难,这有点像今天的踢毽子。这种非对抗性玩法在当时更受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我国古代“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宋代蹴鞠已经开始职业化运营,有专业的球员,还有专门的蹴鞠社团,类似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当时最有名的蹴鞠社团叫“齐云社”。齐云社有自己的队歌,属于顶级豪门,在当时有资格举办全国联赛,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社,以临安(杭州)的齐云社实力最为雄厚。齐云社中的社员在全国走穴,还要根据技术高低分成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如果是女社员,进入校尉级就称女校尉。看来我国自古就重视“女足”的发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热爱蹴鞠,甚至有了商业化运营的模样,真的让今人自愧不如。难怪今人会打趣:自从高俅离开之后,中国足球已经没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岁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很长寿,估计是觉得那时自然环境无污染,食品也都绿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网络上谈古人寿命的话题时,总会提到一个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时代,活了800岁。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说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即60天为一年,这样计算的话,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130岁。尽管130岁也是难以置信的,但至少人类努力一下还能接近。

那么一般情况下,古人能活多少岁呢?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给出的古人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活过三十都不易。

为何会这么短?

首先,古代的婴幼儿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乾隆皇帝17个儿子,有7个不到8岁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婴条件欠佳的寻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寿命就会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面积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面积是20平方米,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据人口学的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寿命为30岁的社会情中,40的人会在10岁前死亡。对于古人来说,10岁是一个槛儿,活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细水长流了。不夭折的话,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结果显示,在200例确定年龄的遗骸中,死于24~35岁壮年阶段的占39例,死于36~59岁中年阶段的占73例,还有29例活过了60岁。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他。比如频繁的战乱。像五胡乱华的魏晋时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时期,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晚清时期,都是我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低谷时期。另外,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也会使很多人饿死。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条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讲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在古代,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疾病,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小说《骆驼祥子》里,虎妞难产,祥子去请医生,却花不起诊费,最后只能看着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钱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庸医杀人”的事经常出现。在没有现代医学(西医)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还有天花,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