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666xiaoshuo.com

第124节(2 / 2)

不知道低调做事,经常和刘仁轨持有不同意见,从中阻挠,然后交恶。

而刘仁轨又是个私人仇怨大于国家利益的人,明知道李敬玄不是带兵打仗的材料,还非要跟李治推荐,让李敬玄镇守河西。】

说到这里,陈曦冷笑一声:【看看这些尸位素餐的大臣吧,在这个时候,河西的百姓在他们眼中是什么?

河西的领土在他们眼中是什么?

国家的尊严在他们眼中又是什么?

只不过是为了和同僚争斗一口气的工具而已,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出气,随时可以牺牲的东西而已!

刘仁轨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推荐李敬玄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前往动乱的边疆会有什么后果吗?

他不在乎而已!

他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够把自己的政敌给陷入死地!】

【我是真的很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个人,李治、武则天还都对他很是重用,

李治时期又是让他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又是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等等。

真的不怕他把太子李显也带成一个因私忘公,只要能泄私恨国家怎么样他无所谓的人吗?

武则天还将其与留守关中的西汉名臣萧何并称,萧何要是知道可要气活过来了。

他可没因为个人的私人恩怨,而置家国天下于不顾。

更别提刘仁轨也还是那种觉得女子不应该参与政事,甚至还以西汉吕后乱政败亡之事,以申明对武则天的讽谏之意。

就……吕后虽然对待自己的政敌残忍,对西汉的贡献是有目共睹,史书都没有抹去的,就这武则天还在他去世之后辍朝三日,命在京官员依次到他家中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呢。

在给他这些荣誉之前,怎么不先问问当年因为他而死在吐蕃战场上的亡魂们答不答应呢?】

【当然了,也不能说刘仁轨不是一个好官,在其他事情上,他也做的不错,不然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成就。

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上的时候,他犯下这样的问题,是绝不能因为他其他的能力就忽视掉的。

还有李治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了。

不能像李世民那样知人善任,便是他最大的问题了。】

李治咬牙切齿:“刘仁轨、李敬玄……”

这两个名字已经被李治狠狠记住了。

尤其是刘仁轨。

听陈曦所言,李敬玄不过也就是不懂军事,他文化上干得还不错,让他继续干就好了。

倒是这个刘仁轨,说话倒是好听,但是心胸狭隘,不择手段,实在是可恶啊!

害朕被天幕如此责骂!岂有此理!!!

第一百一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刘仁轨此时站在朝堂上, 眼前都是黑的。

听完这个话他知道,他这一辈子的仕途算是到头了。

大唐人才济济,并不是非他不可, 可替换的太多了。

尤其是他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没混上,而位在其中, 还是皇帝舅舅的长孙无忌那死的多惨啊。

他能好了去?

都怪天幕!如果天幕上的女子不说这些,那他的结局便是寿终正寝,还被武后嘉奖了!

可是现在, 什么都毁了!

但是他没办法找天幕的麻烦,因为天幕上的人根本不在这个世界,他只能找另一个人的麻烦。

刘仁轨恶狠狠地看向李敬玄, 如果不是他,非要在各种事情上都跟自己对着干,自己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吗?

还是怪李敬玄, 都是他的错!

等会儿看完天幕, 他就跟陛下参他一本!

【我前面也说了, 每个唐朝的皇帝,甚至在李世民之后的皇帝, 其中一个终极目标便是成为李世民那样的皇帝。

李治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他们要么没有李世民的胸襟,要么没有李世民的武力值,要么没有李世民的聪明才智,要么全都没有。

而李世民呢, 也有一个问题, 就是他对自己太低估了,也对其他少数民族那边的忠诚太高估了。】

【拿吐蕃来说, 吐蕃本身强大起来,很大一个原因, 便是在李世民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

其实这个和亲,在我们后世将西藏那块彻底统一之后,在教科书上是正面评价的,

因为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文化,

她的陪嫁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